LED企業還要做什么 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15
瀏覽次數:次
伴隨半導體照明技術的進步,半導體照明產品逐步被納入政府財政補貼的范疇,LED照明企業,但據了解,實際完成情況不是很理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后的政府補貼可以做些怎樣的調整,更好地促進LED的應用,既是政府層面也是企業所關注的。
要問題在于,一是價格低,補貼名額“僧多粥少”很多企業為了中標而報出低于正常市場價的中標價。二是產品規格不全,一個工程項目,往往需要不同類型的照明產品,如果只有一兩款產品是享受補貼的話,業主會很難接受這種形式,使用的積極性也不高。三是,與節能燈推廣時期,LED照明工程,地方相關政府部門配合不同,LED的推廣應用完全需要企業自己找項目,也增加了困難程度。“從政府的角度,需要重點解決價格低、品種不全問題”,照明產品,竇林平說,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比如工程招標時,可以嘗試采用均價中標法,與補貼相關的,日本的環保積分制也可以考慮借鑒采用。
目前涉及政府補貼招標的主要產品類型有筒燈、射燈以及隧道燈和路燈,有企業代表表示,當前led球泡燈和led燈管的用量比較大,國家政策方面或許可以考慮一下這兩種產品的政策支持。針對補貼的形式,也有企業代表指出,當前的補貼一般通過工程的形式,政策層面或許可以考慮針對商超市場進行終端補貼,比如對一些通過了某種認證,有價格和品質保證的產品進行補貼,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保證用戶在商場買到的產品是好的產品,維護led照明產品的形象,也可以引導行業沿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現在企業做的很多LED項目,設計都是按傳統照明進行的,包括要求、投資標準,特別是投資預算,如果現在業主改成使用LED就會增加這個預算,這方面或許可以增加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企業重視專利問題 呼喚良性專利運營模式
LED專利問題并非一個新話題,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專利問題始終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國LED產業的快速發展。隨著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眾多企業都感受到了專利問題的緊迫性。專利與技術密不可分,也與市場息息相關,在這種背景下,除了企業自身的專利布局,聯合起來“抱團”應對專利問題成為業界的關注點和努力方向。而如何建設良性的專利運營模式也成為此次會上代表們的關注點之一。、
其實,除了企業自身的布局,就國內而言,業界已開始借鑒國內外以及不同行業的相關經驗,探索建立高效良性的專利運營模式,比如聯盟(CSA)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專利池工作組,LED照明企業,主要職責是研究我國半導體照明的專利現狀、發展趨勢,特別是未來國內外知識產權競爭焦點,促進產學研結合,LED燈管,研究共享和優先、優惠使用機制,走優勢互補的聯合發展之路。由聯盟參與組建的LED專利池,目前已經與20多家企業以及相應的科研機構簽訂了專利池協議書,共收到專利技術200余項。下一步,聯盟還將與業界各方探討共享機制。
專利是把雙刃劍,如果不尊重專利可能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都是一種傷害,專利問題現在的確是一個瓶頸,恒光,國際上也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有很多的專利運營公司做的非常好,其中一種模式就是專利運營公司從不同專利持有人手中收集相關專利,并將收集到的專利分類打包,照明方案,然后跟有專利技術需求公司溝通,以專利包的形式為企業提供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專利運營公司會支付給專利持有人費用,也會收取專利使用費用,并按照一定的權重來分配收益。有這樣一個中間的專利服務平臺,“團購”專利,并針對企業需求解決問題,是一種值得探索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付強表示,聯盟也正在積極探索推出這種服務,以更好地服務企業、推動產業發展。
企業呼吁樹立中國品牌,打造誠信脊梁企業
無論是從傳統照明產業還是其他行業發展來看,樹立品牌早已是業界共識。但對于新興的半導體照明行業而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小,更缺乏品牌龍頭企業。未來國內LED行業在國際上的位置會怎么樣,我們能否培養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這些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
« 1 2 »
- 上一篇:LED照明趨勢明顯 但關鍵技術阻礙其發展
- 下一篇:OLED廠家果斷降價挑戰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