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為何走不出“價格戰”怪圈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19
瀏覽次數:次
2013年,LED照明品牌,“降價”似乎成為led照明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價格快速下降,有利于LED照明滲透率迅速上升,也可看作是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經過程。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LED快速發展和LED降價潮涌漲的背后,有著國家對該產業的大力扶持的重要因素。除了政府補貼,也得益于其自身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國內不斷自主創新研發的進步。作為價格鏈條最后一環的消費者,其對價格要求也是促成廠企不斷低成本生產的動力。
政府政策補貼惠及促使LED價格下跌
200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組織實施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發改委聯合六部委出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節能環保產業被定為“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
在中央政策的號召下,地方政府對LED行業積極拋出橄欖枝,表現出高度的熱情。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制定LED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辦法;蕪湖市政府與廠企簽訂協議,給予企業購買LED主要生產設備MOCVD的補貼;除了對設備進行財政補貼外,地方政府還與led企業簽訂了采購合同,以期最快最好地解決LED產品的銷售問題。諸如此類的補貼政策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為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更好地提高能源效率,恒光電器,加快促進產業升級,鼓勵單位和個人選用高效節能LED照明產品,2012年5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家電產品項目,其中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政策不僅使家電產業受惠,也推動LED在照明行業的推廣利用。換句話說,22億元的政府補貼加速促成LED價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