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業的工匠精神去了哪里?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6-04-22
瀏覽次數:次
如果你是個有追求的企業家,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技術,要求每一件產品都要精益求精。可你卻貸不到款或者產品剛上架立即被仿冒;或者你一年下來辛苦奔波、費盡心力,收益卻還不如鄰家的阿婆賣一套房子賺得多……這時,你還能守住初心嗎?
如果你是個兢兢業業的工人,你技術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產品都耗費大量功夫打磨,工程照明,裝修照明,可惜,3c認證,你所在的企業、你的領導只用“合格與否”而不是“完美與否”來評判產品質量。因此,你的績效是廠里最差的、你不被領導待見、你拿著最低的薪水,廠里的效益一差,你還可能第一個被下崗。此時,你還會恪守工匠精神嗎?
——以上源自從易在“南周知道”上發表的《呼喚工匠精神》。對于這兩個問題,你會如何作答?
看上去,水月創投合伙人兼總裁兔哥(闞雷)在《別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中指出的中國三大現實確實很有道理:
1、中國跑得實在太快了:短短三十年中,我們有106家企業從零開始,店鋪照明,擠進了世界500強,我們從供應短缺到產能過剩,我們眼看著自己從吃糠咽菜到健身減肥,辦公照明,這個速度和規模,難以想象……一個領跑者,精耕細作是維持優勢的必須,但是作為一個追趕者,要忽略其他細節因素,先通過急速擴張占領市場,這個時候,在你前面的領跑者,產業資訊,因為組織規模過大,而市場份額急速縮小,頭重腳輕,LED燈管,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2、中國的機會太多了:這樣一個三十年就從工業1.0飛奔入工業4.0的大時代里,永遠有新的更有價值的社會分工不斷出現,而人的協作卻跟不上技術的發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機會也太多,所以過去的中國是一個冒險家的樂園,而不是一個工匠的田園……過去的中國,當更好的新機會不斷出現的時候,你固執的守在自己那個世界里精益求精,這不是精神,這是愚蠢。
3、中國的企業家普遍沒有安全感:工匠精神,LED天花燈,“嚴謹”、“堅持”、“耐心”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時間的,需要一個長期確定性的未來的,如果你連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這些東西。
在兔哥看來,“工匠精神這個東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時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說在企業早期的時候,設計,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戶、了解市場,這時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鐵杵磨成針,然后發現這個針根本沒人用。而當企業大到一定的時候,如果你繼續瘋狂地生長,缺乏工匠精神,LED球泡燈,可能最后變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LED企業家們有沒有想點1萬個贊?)
那么,對于LED企業來說,工匠精神究竟意味著什么?
LED企業的工匠精神去了哪里?
署名為故鄉明-貓老爺的LED產品經理湯工舉LED燈絲燈之例來談工匠精神:
LED燈絲燈“復古”?有“核心技術”?看看下面的對比圖,圖1應該是美化了的白熾燈發光效果;圖2是白熾燈發光效果的高清拍攝照片;圖3肯定是美化了的LED燈絲燈的發光效果;圖4是LED燈絲燈的發光效果照片。
我說老大,你那里面亂糟糟的一大坨到底是個啥?人白熾燈的高清圖就算放大了發光效果的缺陷也比你的看著舒服[傲慢]。每當我看到外面掛著圖4這樣的燈,我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我是做LED的[冷汗]。先不論和COB封裝技術相似度很高的LED燈絲封裝技術算不算“核心”。就沖這亂麻一團的玩意兒,就是火星人的核心技術也救不了您吶[衰]。您這叫“復古”?你TM在逗我?這充其量也只能算“仿古”[流汗]。
現在生意難做。您要嘗試新產品,看看能不能蒙……[擦汗],我理解?梢膊荒芴鋈毫税,真把客戶當傻子蒙啊。我跟您說啊,作為一個“山寨大國”,LED筒燈,我們山寨也是講級別的。仿得好的叫“A貨”;仿得不好的叫“B貨”;仿得超級不好的叫“SuperB貨”,簡稱“SB”;仿得極端不好的叫“Ultra-superB貨”,照明產品,簡稱“U.SB”。
拜官古已有之,君不聞“學而優則仕”乎。拜金同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是也。可我國從來也不缺好的商品、藝術品和手藝人。目前的問題卻不在此。固然,千年以來歧視匠人,輕賤理論的傳統有作用。可是更為本質的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道路上,「抄」要遠比「研」成本更低,「劣賤」要遠比「優貴」更容易被剛剛放眼世界的我們接受。
所以,可慮者乃是大家對原來那一套思維慣性的敢于否定和擁抱新想法的勇氣。而本質上我是樂觀的,畢竟追求美好,追求豐富多彩才是深層次的人性啊。
他山之石
為什么8000萬人口的德國,卻有2300多個世界品牌?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彼得?馮?西門子:“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
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德國的企業員工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務的義務!
當時那位記者反問他:“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么義務呢?”
西門子總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么利潤的最大化。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制造產品, led商業照明,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 資訊搜索 ] [ ] [ ] [ ] [ ]
同類資訊
• LED顯示屏行業開始回暖 你覺得呢? • 緣何,子公司被申請破產?
• 從法蘭克福展談LED燈具設計趨勢 • 照明產品技術要求再提高 LED照明同仁出“新招式
• 網紅大行其道 LED顯示屏企業的“網紅”在哪里? • 零售+工程+電商,是照明經銷商機遇?還是挑戰?
• 新三板上市熱潮與珠三角LED企業“相遇”能擦出 • 廣交會:LED價市場格混戰
• LED球泡燈在美銷量搶眼,大功率led照明,2015年第四季度增長226 • LED未來如何發展?科銳、歐司朗等五大巨頭這么
共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專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