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道本/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趁女朋友洗澡曹她闺蜜/日韩丝袜视频导航 - 国产成人小视频

LED產業資訊

實時掌握LED產業發展資訊,不斷研發、創新,開發更安全、更穩定的LED照明產品。

行業資訊,照明行業,照明行業分析,燈具行業,led照明行業新聞,led照明行業分析

當前位置: 主頁 >> 信息中心 >> 行業資訊 >> LED產業資訊 >>

LED組裝時代或氣數已盡 成昨日黃花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2-13
瀏覽次數:

 9月底,深圳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被企業法人抵押。這是繼7月深圳億光、8月十方光電倒閉后,又一家老牌LED顯示屏生產企業遭遇行業洗牌。此消息甫一傳出,令人唏噓——終究是沒能熬過2013年。

  如今,在快到2013年結束之時,許多LED企業都悄悄慶幸:今年終于熬過來了,有驚無險。然而一些倒在破產洪流中的企業便沒有那么“幸運”了。這幾年,據統計,倒閉的LED企業已超一成。其中又以鈞多立、愿景光電、博倫特、浩博光電、深圳億光、十方光電、古鎮雄記等為關注焦點,屬中等或偏上規模。而實際上,倒下的不知名小企業更多,只不過并未引起關注而已。每倒下一個,眾人或哀戚或警惕,種種跡象逼企業不得不踩剎車,需要對過去市場的總結和公司現存的弊病做個“體檢”。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從“前人”走過的彎路中,我們興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LED行業早期入行門檻極低,投入幾十萬就能開廠,只要產品質量不是太差,一年下來就能變身幾百萬,說那些年LED成就了一大批“土豪”一點也不為過。但如此“土豪管理法”,問題日積月累最終將導致極端惡化。

  無度揮霍類代表:浩博光電、鈞多立

  “大躍進”式管理耗盡企業元氣

  深圳市浩博光電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15000多平米的工業廠房,曾獲“深圳知名品牌”、“誠信示范企業”、“中國著名品牌”等各大獎項。不過在2012年11月份,企業因資金鏈問題倒閉在已經滿載的訂單面前。更早于浩博成立的深圳市鈞多立實業集團,破產前在全國擁有四個生產基地,有100余臺荷蘭ASM公司進口的高端LED光電產品生產設備組成的全自動化led點陣、SMDLE以及LED顯示屏自動貼片等多條生產線。

  LED行業從2008年開始迅速膨脹,不少人就是搭上這趟快車在短短幾年內身價幾十倍翻番的。早期LED入行門檻極低,投入個幾十萬就能開廠,只要產品質量不是太差,一年下來就變身幾百萬,說那些年LED成就了一大批“土豪”一點也不為過。“土豪”,原指在舊社會鄉里憑借財勢橫行霸道的壞人,后被網友引入虛擬世界,指代一些在網絡游戲上舍得花大錢的玩家,簡單說就是很土的富豪,“土豪”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暴富、無度揮霍、華而不實。

  以浩博為例,2008年其注冊資金為200萬,而在2011年營業額為2億左右,2012年定下的銷售目標為5億元。隨之,企業不只在新品研發上投入很多,在業務上又從顯示屏拓展到照明,砸下數百萬重金,再包括企業形象包裝、人員培訓等,開銷巨大。

  倘若放在前幾年,行業利潤保持在30%-40%的高位,“浩博們”要實現快速擴張也許不是問題?山陙硇袠I形勢已急轉直下,據稱,在LED顯示屏領域,企業想要獲得盈利就必須保持20%以上的毛利潤。2011年行業的凈利潤平均為25%左右,但2012年的毛利僅為15%左右,利潤已呈負增長態勢,顯然,即便是訂單滿載也已經不足以支撐企業“大躍進”。而企業管理者還如“土豪”般揮霍,企業最終只能是不堪重負。

  倒閉前,為了填補供應商的欠款,浩博光電開始借用客戶下單提前支付的定金。不過由于對供應商押款嚴重,供應商開始停止供貨,一些客戶雖然支付了定金,但卻沒有收到產品,由此,浩博進入了惡性循環。同樣,鈞多立經營不善,拖欠200多名員工的工資約61萬元,還欠下某銀行2000多萬元貸款,而后遭到了30多名員工和供應商的“包圍”。可以說,每個走向破產的LED企業背后都有一座無法跨越的債務大山,而顯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破產的十方光電,在今年6月份,車間照明,也就是破產前兩個月,與藍科電子合作研制一款命名為“藍極星5353”的三合一直插燈,十方光電對這款產品寄予重望,聲稱“三合一直插今后必將取代傳統的346燈和室內表貼。”十方光電更是承諾,新產品發布后的三個月將不計利益,零利潤開拓市場,用三個月的時間打開市場,在不少人看來這種“冒進”形式正是造成其破產的主要原因。

  注冊資金只有三四百萬,而負債率卻高達一兩千萬,這就是過度利用財務杠桿的表現。這看起來很荒唐,但卻反映了企業存在的三角債務問題,這樣的問題同樣普遍存在于其他LED企業中。

  過度用財務杠桿類代表:深圳億光、雷星光電

  資金鏈崩裂致使企業陷入三角債

  在過去的2008年到2012年LED顯示屏行業發展迅速,很多企業為了追求市場份額,把財務杠桿用得比較極致,公司本身規模不足以支撐做這么大的生意,但是在利益面前很多企業都冒險去做了,這時候企業就面臨負債問題。

  負債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欠銀行的錢,一個是欠供應商的錢。在行業高速發展時這個問題看不出來,但當行業放緩或者漸入層次的時候,負債問題就會變成一個火藥桶,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會產生爆炸。深圳市億光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討要自己薪水時,企業老板的代表說,別人還欠著公司的錢,員工可向欠企業錢的客戶去要。柏獅光電銷售總經理王鵬說:“注冊資金只有三四百萬,而負債率卻高達一兩千萬,這就是過度利用財務杠桿的表現。”這看起來很荒唐,但卻反映了一些企業存在的三角債務問題,這樣的問題同樣普遍存在于其他LED企業中。

  之前市場紅火,很多企業就努力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即使在沒有充裕資金支付供應商款項的情況下也樂于這樣做。同時,為了贏得更多的客戶放松了自己的銷售方式,延長了客戶的回款時間。這樣做對自己或者說對行業的損害都是比較大的。當一些供應商坐不住的時候就會向企業擠兌,企業收不回客戶欠的款項,而又還不了供應商的欠款,這就容易產生資金鏈斷裂,加上LED企業成立時間一般都不是很長,企業在資金上也并也沒有充足的積蓄沉淀,當負債達到臨界點,資金鏈崩斷也就成必然。

  與之前億元級LED企業倒閉不同,雷星光電不存在老板“跑路”問題。曾經在雷星光電任職的周先生表示,雷星光電經營不善,資不抵債。他表示,很難知道公司欠了了供應商多少錢,車間設備已經抵給了供應商。另據一名曾在雷星光電任職的中層人員透露,在今年1月,該公司就出現資金流動問題。據了解,雷星光電由三名股東出資設立,在解散前,最大股東已退出。

  由于行業的準入門檻比較低,加之此前的政策優惠,很多人都進入到行業當中。但目前很多小微型LED企業很難經營下去。一位LED企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小微型LED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舉步維艱。未來LED行業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洗牌過程中,中小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行業的整合期持續時間會比較長,后面三年還會加劇,小的企業基本上會被淘汰。

  客戶買產品,企業去采購原材料回來做,客戶下定金,產品發出去后,當有質量問題,客戶就會找麻煩,有的欠款收不回來,假如一個客戶欠20萬,10個就是200萬,越滾越大。加上內部的管理費用、房租費用、業務員工資提成和其他費用等,算出來是很嚇人的。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