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圈一周回顧】飛利浦、三安等大咖在忙什么?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7-06-08
瀏覽次數:次
周而復始,又到周五。本周LED圈盛傳產業開始回溫,眾多企業開始布局新興市場,一起回顧一下本周發生了哪些大事……
【大事件】
◆周大福買吳長江股權逾兩月仍未過戶,為何“卡了殼”?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出臺了完善減持制度的專門規則。6月份A股本月共有103支股票解禁,共解禁100.00億股,當前解禁市值為1305.41億元,家用照明,這其中就有照明創始人吳長江所持有的1.3億股德豪潤達限售股,CCC認證,將于6月17日流通解禁。吳長江持有的1.3億限售股今年3月16日已為周大福旗下的兩家公司以7.41億元底價拍下,由于案情程序復雜,兩個多月仍沒有過戶。
◆華燦光電董事會“換血”,裝修照明,兩董事及一獨立董事離任
公司于2017年5月31日召開了2017年度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據公告顯示,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邊迪斐先生與陳海輝先生將不再擔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及各專門委員會的職務,離任后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此外,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葉志鎮因任期屆滿不再擔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及各專門委員會的職務,離任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LED產業Q2迎旺季,CE認證,晶電、億光營運帶頭回溫
LED產業第2季進入旺季,節能與環保,臺灣地區上下游的龍頭廠晶電和億光營運帶頭回溫。晶電藍光LED產能滿載,四元LED訂單逐步加溫中,第2季本業獲利會比第1季好;億光在小間距顯示屏需求穩定下,第2季可望比第1季好。
◆億光看好2017年營運,大功率led照明,未來持續沖刺三大利基市場
臺系LED封裝大廠億光5月25日上傳股東會年報,董事長葉寅夫在致股東報告書中對今年營運仍然審慎樂觀,未來將持續沖刺車用、小間距產品以及不可見光LED,透過強大的產品組合抵抗價格競爭壓力。億光為LED產業的獲利績優生,技術資訊,去年每股盈余達4.13元(新臺幣,下同),在LED上下游供應鏈中,財報表現相對出色,億光董座葉寅夫在億光上傳的致股東報告書對未來營運仍審慎樂觀。
◆三安集團副總占卓談植物工廠,目標:用LED代替太陽
全球LED龍頭廠之一的三安集團,在近期做出一件震驚科技業與農業、植物界的事情—“在泉州打造了占地約八分之一竹科面積,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全球最大植物工廠”。以色列因為氣候問題需要植物工廠解決農業灌溉,而日本則是耕地少、人口高齡化而成為全球植物工廠先驅,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發展, LED置換工程,根據三安內部預測,到三年后,年全球用于植物生長的LED光源產值將達到數十億美元,而植物育成產值可達到數百億美元。
【大數據】
◆投資約3.71億!2017年合肥有23項照明亮化工程商機
據合肥市城鄉建委消息,合肥將提高照明亮化工程,口碑,各區、開發區要建設有本區域特色的、一到兩個特色街區景觀照明精品工程。據了解,2017年度要提高的亮化工程包括天鵝湖景區及周邊區域、火車站片區、金寨路高架、包河公園、樓體亮化等23項。
◆LED減速,日亞化寄望LD?傳斥資逾13億建新廠
日經新聞6月1日報導,日本LED大廠日亞化學工業(NichiaCorporation)計劃在2020年結束前投資約220億日圓(折合人民幣約13.41億元),在現行本社工廠廠區內興建新廠房,生產可使用于投影機光源、內視鏡、汽車頭燈等用途的激光二極管(LD、LaserDiode),目標在2020年將LD產量提高至現行的3倍以上水平。上述新廠房已于1日動工興建,目標在2019年2月啟用生產。
【產業與市場】
◆后LED照明普及時代,飛利浦在忙什么?
根據LEDinside統計,大部分的照明廠商LED產品的占比已經達到了50%以上,個別像CREE,FeitElectric這樣的新興照明廠商,LED占比更是來到100%。我們發現最近三年來飛利浦的毛利率,并沒有隨著行業成熟而下降,反而逐年上升。作為行業領導者的飛利浦,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更遠方。LED技術的價值在于節能環保,通過LED照明的推廣,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設計,守護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飛利浦立足于LED,電工照明,卻不止步于此,通過結合智慧城市,POE技術努力做到碳中和,全力打造一家社會責任型的企業,為所有的LED企業樹立起努力學習的標桿。
◆OLED產業化進程加速,產能明顯向中國內地集中
近期OLED美股業績與股價雙雙暴增。主營OLED顯示材料的美國科技明星公司UniversalDisplay公布了靚麗的一季度業績情況,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560萬美元,車間照明,凈利潤為104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87%和447%。興全基金研究員曾銘偉表示,這家掌握著OLED尖端材料技術公司的股價表現基本就是OLED行業的晴雨表,揭示著一個行業的崛起。有券商認為,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全球OLED產業面臨重大拐點,iPhone8的發布、面板產能的集體擴張將驅動OLED產業鏈的快速爆發。
◆【探究】MicroLED成本過高難以拿下市占?
面板背后功臣LED受到自發光OLED侵蝕市占,LED廠轉而投入MicroLED。業界資深分析師張嘉弘表示,由于MicroLED省去封裝與打線,預計成本將較傳統LED節省三至四成,因此,LED廠愿意投入新技術奪回顯示器背光市占地位,而且是LED成本降低最佳解決方案。
◆MicroLED商機可期,科技大廠與研究機構積極搶進
臺工研院作為長年協助臺灣地區面板產業創新技術與應用的重要研究機構,近年來也積極投入MicroLED數位顯示技術的創新研發。日前更與聚積科技宣布將共同開發“超小間距LED數位顯示技術合作案”,透過此次合作將有助聚積科技加速MicroLED顯示屏驅動IC的開發時程,于未來協助客戶導入MicroLED于超小間距顯示屏應用,商業照明,提升整體LED顯示屏產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