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血拼?下半年LED照企或面臨生存挑戰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07-02
瀏覽次數:次
經歷大環境的不景氣,工程照明,下半年市場情況如何?火熱?壓力?冷淡?有人樂觀,有人悲觀。聽聽行業人士怎么說。
安徽世林照明董事長桑永樹:整合加劇 生死存亡
首先,傳統照明市場進入淡季,我們在傳統產品方面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產能力,這會造成短期內較重的庫存和財務壓力,酒店led照明,這是所有傳統照明企業會面臨的問題;其次,在年中,醫院led照明,國內幾乎所有照明企業都有很大的動作,行業內標桿企業的價格扁平化,使得LED產品從原來的產品個性推廣、區隔銷售,進入了殘酷的、白熱化的價格戰。這個過程將加劇行業整合,小企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洗禮,而規模企業也將迎來“微利”甚至“負利”經營的血拼挑戰。
國星光電照明事業部總經理徐振鋒:市場增長是大趨勢
對于當前的照明燈飾市場,我認為,市場容量大,但目前市場仍然充斥著大量低端、低價的產品。門店經營受到電商沖擊,營業情況不佳;而細分市場中商照市場的替換量逐漸增大,高端場所更看重商照產品的品質與光效,因此說,恒光,我們依然看好市場的增長。
今年下半年,LED球泡燈,市場增長是必然趨勢。不過,具體到細分市場,廠家的生存境況千差萬別,有的廠家放棄渠道建設轉做電商平臺,也有的廠家干脆退出了照明市場。在這場“戰役”中,尤為關鍵的兩點是:一、企業的定位能否結合自身的優勢資源;二、產品定位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對于區域市場,廠商是利益共同體,都有責任進行市場推廣。單靠一方投入是無法做好區域市場的,廠商需要共同投入、共擔風險和同享利益。
廣州光為照明董事長周檀煜:照明市場逐漸成熟
當前的照明燈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洗牌處于加速期,“并購整合”是大勢所趨, led亮化工程,“線上線下”渠道進一步融合也能帶來市場推廣模式的新調整。整體照明燈飾市場有點低迷,但值得高興的是,LED照明產品已被消費者們普遍認可。未來,照明市場肯定會朝著成本更低、應用更廣泛的方向發展。
今年下半年,預計照明市場將會有所好轉,隨著照明市場發展的逐漸成熟、企業比拼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有資本整合、資源運作的能力,口碑,照明產品,很多企業卯足勁,絞盡腦汁創造銷售機會。
從一開始廠家就要找到合適的經銷商,再全面啟動市場,可以協助商家把市場做大做強。在這期間,廠家要不斷培養經銷商,協助其建立終端網絡,營造對廠家品牌較為有利的“市場進入”條件。但最后,經銷商經營得如何,還得看個人的經營能力。
臨沂世林照明董事長劉明賢:市場份額有所增加
2015年以來,照明市場就進入“競爭無機制”和“無秩序混亂”的尷尬局面,CE認證,產業資訊,部分單品呈現“無底線”、“無下限”局面。2015年上半年,生意整體上與往年同期相比,經營比較吃力。北方地區歷年都是下半年的生意好于上半年,國際資訊,所以我認為,下半年生意應該會有所好轉。
在區域市場建設方面,廠家應該承擔的責任更大一些,因為生產企業的產品定位和市場格局就已經決定了其產品在市場應用的份額;其次,企業的規模實力和在市場投入的資源和物料預算等,對其產品在市場的份額也有重要影響。
作為商家,我對當前合作企業的建議如下:1、產品降價前, led室內照明,企業應至少提前15-20天發出準確通知;2、企業應給予商家授信或鋪底支持,共擔風險;3、企業在產品出貨方面要及時,要有保障。4、企業“填鴨式”壓貨經銷商的模式過于樂觀估計市場應用份額,這方面也應有所改善。
北京特優仕運營中心總經理戈保剛:工程市場會好一些
當前,零售市場冷清,市場景氣度不甚理想。目前市場變化得太快,企業跑得快、產品變化快、價格調整快等,這些因素讓商家對庫存要謹慎考慮。而在下半年,我覺得工程市場肯定會好一些,這主要是基于上半年市場的沉淀和經營。
新特麗市場部總監鄒輝:市場客流急劇降低
目前,照明行業面臨的壓力,其實早在前幾年的建材行業都遇到過。從我多年的建材行業經驗來看,照明行業面臨的困境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大量的中小企業靠仿冒、低品質和廉價勞動力來降低生產成本搶奪市場。照明行業里的一些中大型企業逐步通過規模化生產來降低成本,以品牌化來提升知名度,產品和品牌獲得市場的認同,中小企業面臨淘汰出局是必然結果。
下半年,照明產品,市場不可能好轉,而且還會愈加惡劣:第一、房地產低迷直接打擊市場需求;第二、經濟不景氣直接打擊消費信心;第三、消費者消費行為轉向網絡采購;第四、80、90后消費群體的興起,產品風格選擇具有唯一性;第五、不少地方租金和人工繼續上漲;第六、廠家和商家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困境,缺乏對策。
麥格藍照明營銷總監孫日江:市場缺少利好跡象
目前,家裝市場需求僅能覆蓋全國20%-30%的市場及經營商戶,這些市場均屬于當地原先排名第一或第二的零售市場或綜合市場,這些商戶也屬于掌握一線品牌、市場或資源的經銷商。
當前,市場外圍環境符合經濟規律,但照明燈飾市場長期過度開發,星級酒店照明燈具,家用照明,經受不住市場大環境變動。我認為,今年下半年,市場景氣度不會好轉,反而這種狀況將成常態,市場缺少利好跡象,如地產政策、房產空置率、CPI指數及購買能力等。對于沒做好專賣店,我認為那是廠家的問題。想做品牌,廠家要承擔起經銷商“拎包入住”的責任。經銷商選擇廠家或廠家選擇經銷商后,操作一個專賣店,店鋪選擇、經營管理及推廣宣傳、產品研發及組合、店鋪軟硬裝及陳列等,這些都得廠家來完成。
對于沒做好復合散貨店,那是商家的問題。既然不做專賣店,商家得承擔整個店鋪運營的責任,這些責任涵蓋一家公司的組織架構、立項計劃書、當地人脈整合、店鋪位置爭奪、產品定位規劃、上游廠家甄選與組合等。
更多LED相關資訊,請點擊中國LED網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cnledw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