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城市照明將如何實現智能化?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7-04-05
瀏覽次數:次
今年兩會,“智慧城市”成為焦點話題,智慧城市推動了眾多行業的發展,照明企業也想從中分一杯羹。然而城市照明想要實現智能化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節能環保、需要更高更快的傳輸速率、建設成本高企、技術難題有待解決等。在國家力推智慧城市的情況下,城市照明應當如何實現智能化?
城市照明井噴 智能化促進綠色照明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鎮化率逐步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05-2014 年10 年間,我國的城鎮人口已從5.62 億增長到7.49 億,城鎮化率從42.97%增長到54.75%。根據預測,到2020 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左右,2030 年將進一步達到66%左右,屆時將新增3 億城鎮居民。
與此同時,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隨著城市車輛與人口的增加,廠房照明,越來越多的城市進行大規模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4 年,我國年末實有道路長度為22.3 萬公里,到2013年已達33.6 萬公里,年均增長率4.66%;年末實有道路面積從2004 年的35.30億平方米上升到2013年的64.42 億平方米,年均增長率為6.91%。
實有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的持續增加,直接帶動了每年城市道路照明路燈數量的增加。根據《“十三五”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目標來看,中國將以46%的增速新建1200萬盞LED燈,并改造50%的已有路燈,LED筒燈,總規模達到290億元。
但城市照明的巨大能耗一直讓人頭痛,資料顯示倫敦的路燈照明每年耗電量就高達5600多萬度!為適應節能環保需要,國家先后發布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城市方案》、等政策,而在十三五”期間,國家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投入將是“十二五”期間的兩倍以上。國內各大城市也相繼提出了“十三五”路燈LED 改造規劃,因此,未來幾年,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節能環保型城市照明替代傳統照明將成為城市照明行業新的增長點。
而隨著智能照明的提出,城市照明的節能環保之路走上了新的道路。在2016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CT科技展會CeBIT 2016上,華為針對城市路燈照明,發布了首個多級智能控制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強勢在智慧城市的智能路燈照明上率先布局。無獨有偶,中興通信也對外公布了 “BluePillar”智慧路燈方案作為其智慧城市戰略的重要落地點。此外,思科與科銳達成了有關城市智能照明的戰略合作,雙方結合各自的照明技術與以太網絡技術,共同推進智能照明市場。
華為的智能路燈方案對宣稱能夠可以比原先節電80%左右,不得不讓人驚嘆。陽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LED照明研發部應用工程師劉勇華表示,城市智能化照明能夠對環境進行檢測,高效利用資源,實現節能環保。他說:“拿路燈來舉例子,智能道路照明系統會能夠根據當地的經緯度計算日出日落時間,在不同季節、不同月份甚至是每一天動態調節路燈的開關燈時間,這樣不僅節電也會更加人性化;其次,恒光電器,會在路燈上安裝紅外傳感器、雷達或者攝像頭來測量實時車流、人流量數據,并以此為依據自動降低路燈亮度,或者間隔開燈,店鋪照明,這樣能夠實現節能。”
反應太慢?5G時代提速
城市智能照明固然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但是這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能夠在更短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數據,對傳輸速率、數據處理速度要求更高。目前,普通WiFi路由器僅能支持同時連接20個設備,功耗巨大,距離稍遠信號就會變得不穩定,傳輸速度和信息非常有限,完全無法承載智能照明的無線網絡需求。
但隨著國家多次證實將在2020年實現5G商用,智能照明的這些問題都將在5G時代得到解決。如今面向5G的各類技術已經迅速升溫,而如今5G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不少技術方案已經逐漸落地,電工照明,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無疑是其中的一大熱門。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鄧國強表示,如今通信網絡已經能夠支持城市智能的發展。他說:“現在通信網絡方面支持照明智能化都不是大問題,4G、光纖,特別是現在5G技術的發展,都能夠有足夠的技術去支撐。”
3月17日,中國電信浙江杭州分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浙江大云物聯公司三方合作,成功建成浙江省首個基于標準化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照明項目,智能化路燈桿還將成為智慧城市的數據采集節點和應用實現載體。
據悉,這一智慧照明項目是通過在城市的路燈桿上安裝NB-IoT窄帶物聯網通信模組,節能與環保,利用中國電信的NB-IoT網絡,將城市每一盞路燈都納入統一的城市路燈管理中心平臺。智能路燈技術可以單獨控制每一盞路燈,隨時調節每一盞路燈的亮度,從而實現城市路燈智能控制和節能減排的目標。
單干太難?跨界合作成常態
華為、中興在城市照明的布局,以及中國電信的參與,都說明在未來,智能城市照明不再是
單純某家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這里會涉及到龐大的產業鏈,芯片、傳感器、LED照明、通信模塊、云平臺等都將有巨大的市場機會,多家企業跨界合作也就不難理解。
“跨界合作雖然目前只是處在探索階段,但應該是一個趨勢。”鄧國強斷言道。東莞市陽聯成照明有限公司副總梁倫飛表示贊同:“想做城市智能照明,一定要和大的應用的企業進行配合,比如和中國移動、電信,照明資質,照明企業需要使用他們的網絡信號,還有大型的互連網企業,需要他們在互連互通上面的技術,這將會是比較好的發展方向。”
3月23日,飛利浦照明在2017創新日活動中展示了智能互聯照明技術在智慧城市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而此前飛利浦在早前已經和小米以及華為達成合作,為了繼續深化對中國市場的挖掘,此次與中國移動也達成了合作。
會上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就建議進入城市照明市場最好就是跨界合作,他說:“作為智慧城市的參與者,通過和來自其他行業的企業(如互聯網、IT企業等)的合作可以幫助照明企業有效擴張。在智慧照明市場,除了利用原有的銷售渠道,設計,如何通過和政府的合作以及和其他信息技術企業的合作來進一步拓展企業的銷售渠道是照明企業攻占市場的關鍵。”
同時在智慧城市的智能照明系統中,LED 將不再是單個產品的形態,而是以系統解決方案的形式出現,這需要照明企業擺脫智能照明單品的誤區,在研發方面有很強的系統思維。“照明是由許多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燈具和光源組成,照明企業在生產研發過程中要以系統性思維來制定產品策略,才準備把握住客戶的需求。”王昕說道。
同時,跨界合作能夠促進行業標準的發展。中山市光高照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工程師楊海文表示,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辦公照明,有利于智能照明的標準實現統一。他說:“跨界合作一般都出現在大企業之間,他們的技術和資本實力都能夠引導市場,能夠在業內形成標桿,他們的各項標準都值得小企業去追隨,照明產品,這樣能夠有利于各項標準的統一。”
成本太高?PPP模式全力助推
城市照明智能化的方案給路燈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然而我國城市照明仍以傳統的非智能化的鈉燈為主,智能化改造首先遇到的便是成本高這一問題。
“拿LED路燈來說,要想大幅度節能需要把全部的鈉燈更換成LED燈,而一個LED路燈的成本在1000元以上,這個成本高居不下。”山東智慧生活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供應鏈技術總監劉洪賓說道。
楊海文也贊同:“目前城市智能照明不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建設成本高, led亮化工程,就拿路燈來說,戶外的供電系統和室內照明的供電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是做到抗浪涌、防雷擊這些要求就需要比室內照明花費的成本大。”
盡管智能化阻力不小,但是政府的決心更不小。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就主張推行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進行城市基礎建設。“我是很贊同PPP模式的,城市智能照明的如果能夠由政府牽頭協助,明顯會更好,城市改造這些基礎設施投入巨大,單單靠政府投入是不行的,社會上的企業參與投資建設,并且能夠從中獲利,最終再歸還政府,這樣其實是雙贏。”木林森照明研發部電子工程師劉求逆說。
鄧國強也十分看好PPP模式在城市照明上的作用,他說:“目前據我所知就有很多由政府牽頭的PPP項目在推廣,這種模式能夠讓企業獲利,企業資訊,而且因為是政府主導,能夠解決很多公文問題,節約時間。”
而在采用PPP模式推廣智慧城市道路照明上,ROSH認證,京澤照明、洲明科技等照明企業已經率先獲利。
據悉,京澤照明投資的是包頭市城市道路照明,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由南高齒集團和包頭市政府投資平臺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充分利用南高齒雄厚的資金實力和京澤照明的優質產品,對包頭市整個城市的道路照明設施進行重新建設。其中由南高齒集團為主要投資方,包頭市政府投資平臺重點對項目起監督作用。整個項目由雙方合資成立的項目公司進行建設、運維,包頭市政府可分10年回購可用性服務。京澤照明通過PPP合作模式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而自PPP為城市照明注入活力今年以來,國內資訊,洲明科技穩步推進照明業務。在2016年,洲明科技與國際知名照明集團“喜萬年”開展路燈銷售的合作項目;同年第三季度,全資子公司廣東洲明中標貴州省高速公路照明部分路段LED隧道燈項目、酒泉市LED路燈改造項目、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路燈改造工程項目、深圳市人民南路智慧路燈設施改造項目。洲明科技明確表示未來PPP模式的推進也給城市照明項目帶來新的活力。
從2015年開始,政府頻繁出臺文件,各界代表也不斷提交各種提案以期改善PPP的法律環境,PPP相關法律法規的確立已被提上議事日程,辦公照明,相信在城市智能照明化上,PPP模式的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更多LED相關資訊,請點擊LED網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cnledw2013)。
- 上一篇:無錫照明獲批新三板掛牌
- 下一篇:而且能夠站在建筑照明對方的角度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