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契機:LED白光室內定位實現商業化 精度1米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7-02
瀏覽次數:次
當越來越多的SHOPPINGMALL超過10萬平米時,照明方案,當越來越多的大型室內空間都面臨著空間大而監控不足的情況時,當曾經我們輔以重任的WIFI、藍牙等傳輸的室內定位系統頻頻出現較大誤差時,人們開始尋求更加合理,更順應未來發展趨勢的室內定位技術。
LED燈的快速普及令可見光通信技術(LED白光通信技術)成為了最新最具期待的室內定位技術,解決了曾經困擾所有室內定位技術定位精度超過5米的難題,首次將定位精度限定在1米!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技術先鋒們,都聚焦于LED白光室內定位技術,建筑照明,但唯有我國率先完成了從技術到商業化的過程。
室內定位技術的精度之殤
早在2011年,谷歌手機地圖6.0版發布時已經在一些地區加入了室內導航功能,此方案主要依靠GPS(室內一般也能搜索到2~3顆衛星)、wifi信號、手機基站以及根據一些“盲點”(室內無GPS、wifi或基站信號的地方)的具體位置完成室內的定位。
雖然當時這個方案并不夠完善,無論是定位精度還是信號穩定度而言都存在較明顯的缺陷,因此谷歌的這款手機地圖更多是概念上的創新,就技術可操作性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依然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人們從中感受到了室內定位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蘋果公司2013年9月份在新發布的移動設備上增設了一款名為iBeacon的技術功能,引起了果粉們的瘋狂追捧。
果粉們雖然買賬,但該技術主要是通過藍牙技術來實現室內定位,在科研人員看來,商業照明,這并不是一個精準度最高,也不是一個信號最為穩定的室內定位技術。
因為無論是GPS還是WIFI,抑或是藍牙,技術的缺陷尤其在精準度上是非常明顯的。GPS的定位精度在10~100米,且還得受環境影響,需要多點定位和數據匹配才能完成,反應速度也相對慢一些。目前雖然是WIFI和藍牙的技術相對成熟,但通過依賴手機、WiFi無線網的無線信號在空氣中衰減的原理,通過測量無線信號的強度,計算衰減的距離來決定室內位置。但是,由于無線信號在空氣中衰減受建筑內環境影響很大,ROSH認證,所以定位非常不精確。但依然沒有辦法將定位的精度小于5米,且對室內空間的樓層識別度不高,信號穩定性和信息傳輸的保密性也難以保證。
盡管很多國際大學、科研院所及谷歌、諾基亞、摩托羅拉、微軟等商界大佬進行了很多研究,但一直無法超越理論障礙。在室外無所不能的傳統導航面對“最后一公里導航”的室內定位時卻有著無法逾越的尺度與精度之殤。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