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市場營銷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1-04
瀏覽次數:次
觀念是一切行為的基礎,在其他行業的企業都在奉行營銷導向的時候,燈飾照明行業的很多企業還被計劃經濟傳統的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所籠罩,相信“只要是產品,就一定賣得出去”而不關注市場需求的企業數不勝數。國內很多企業甚至是技術導向,設計,他們的關注點是如何將產品做的完美而不關心消費者喜歡什么產品。國內某燈飾廠商,一年生產出1000多款燈飾,卻只有兩款好賣,大量的燈飾都堆積在倉庫里,浪費了大量的人才物力,當他們通過研究消費者發現消費者需求隨著時尚的潮流轉變的時候,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消費者根本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國際品牌寶潔、可口可樂等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都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研究中國的消費者,最后根據他們的需求去生產出適合的產品,到今天這些企業依然堅持每年這么做,這就是觀念領先的力量。
其次來源于理論的指導,但是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比較短的緣故,中國的營銷理論和實踐都不夠成熟,中國企業缺乏完全市場化運作現代營銷的知識,盲目的模仿洋理論,跟風現象較為突出,比如波特講競爭戰略,很多企業就爭先恐后的學習“五力分析”,有人提出運動營銷,很多企業就開始使用體育明星代言,但是對于這些理論是不是適合企業本身并沒有認真的研究過,一些營銷界的人士通常是將國外的理論換個名字就號稱是本土的營銷理論,但是,如何實現從全面模仿——理性思考——辨證吸收——本土創造,中國企業的營銷人還有很多路要走。
營銷戰略缺位
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在黑暗中與敵人拼殺一樣,只能亂出拳頭。現在,中國的企業真正是得戰略者得天下,真誠的“海爾”、高飛的“小天鵝”,穩扎穩打的中國移動,后起之秀的招商銀行等,都為其它中國企業樹立了榜樣。而當前多數的中國企業只是計劃當期,得過且過,初創時就不曾設想過將來,造成企業盲目運行。就好像2003年潤滑油大戰一樣,當統一潤滑油將目標瞄準中國正在急劇增長的私家車市場,不惜重金在央視做廣告的時候,國內的昆侖和長城還對其行動嗤之以鼻,認為其是短期行為,殊不知統一潤滑油的塑造引發了整個潤滑油市場的重新洗牌,等2004年其他品牌跟進的時候,統一潤滑油品牌已經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扎根了。
現在很多企業也有自己明確的營銷戰略,但是所有的人員,包括研發人員、生產人員等,沒有真正圍繞營銷戰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常常把營銷只是作為銷售部門賣不出去的問題,認為那是銷售部門的事情,沒有市場一體化的運作,照明方案,也沒有基于客戶的內部價值鏈的整合與管理,企業內部的營銷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協同與整合,而營銷戰略需要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人,作為一個企業,如何整體的真正面臨市場,如何整體的讓所有的員工都去承擔市場的責任,是營銷戰略存在的基礎,否則戰略就成了紙上談兵。
作為企業來說,只有制定出合適的戰略并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并將戰略具體到每個人,恒光,才能夠順應市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