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吳長江:必須集權,必須控制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1-29
瀏覽次數:次
“是英雄,就必須集權,必須控制。”倫敦攝政公園旁的一幢幽靜的小樓里,吳長江倚坐在我面前的沙發上,一副威嚴派頭。
遞給我的名片上寫著他目前的身份:中國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總裁。但這顯然不能概括過去一年中發生在他身上的全部故事。四個多月前,照明發布公告:吳長江當選公司執行董事,意味著,這家中國照明龍頭企業的創始人在歷經一年波折后,又重新回歸自己公司的董事會。
此時,吳長江剛剛結束在倫敦商學院“2013中國商業論壇”上的演講。在那座世界最頂尖商學院寬敞肅穆的禮堂里,來自西方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代表們陸續上臺,用熟練的英語宣講新時期外資企業應如何進入中國,中國公司又該怎么走向世界。而吳長江與此顯得有些不合群,他用略帶川渝口音的普通話,直白的表達了另一套很難被寫進課本的企業管理學。
“創業是企業家的責任,你是商人哪,不光要為自己活著。我就是自己剝削自己,我愿意勞動,到處出差。但是西方講這些么?他們是講一套做一套”,LED球泡燈,提到歐洲國家法律規定商店每天必須按時打烊,周末也不能加班的話題,吳長江有點激動:“我很奇怪,我喜歡勞動,勞動有樂趣。而你不但自己不勞動,也不讓我勞動?這不是侵犯人權么?!”
這話引發一陣笑聲。
臺下,一眾年輕的中國學子正裝端坐。他們大多不熟悉臺上這位面色黝黑的中國企業家,也不了解去年那場轟動中國的企業奪權戰。一年多前,在吳長江與時任照明大股東、軟銀賽富基金投資人閻焱主導的董事會爭奪公司控制權的交鋒中,LED射燈,連續出現了工廠員工罷工、高管出走、全國經銷商和供應商罷市的驚險劇情。有中國財經媒體評價,那場“宮斗”打破了中國民企治理戰爭的新底線。
如今風波已結束一年有余。單獨坐下來接受我專訪的吳長江,辦公照明,星級酒店照明燈具,言談話語間已鮮見焦慮情態。重新奪回企業主導權的他已迅速啟動了新的計劃:引入了新的資本伙伴,并全面啟動公司的業務轉型。他對我說,現在更多的精力已轉移到了海外,包括照明的英國工廠建設和新興市場的開拓:“我要開始海外布局了。國內布局已經基本完成,開始精耕細作了。”
但一些陰影似乎并沒有消散,在和我談及企業與行業未來發展的同時,吳長江始終都不忘強調自己對企業治理的態度,直言不諱地表達著他眼中的理智與情感,法治約束與人治權力。可以明顯感到,風波雖然漸息,但一些深層次的隔閡并未遠去。
我問他剛才的演講中為什么會提及西方國家商店關門太早的事,這是不是和他自己經營英國公司的親身經歷有關?此前據媒體報道,2007年照明在英國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照明公司,幾年經營,公司的營業額已超過1800萬英鎊。
吳長江說:“和朋友聊天,包括看到很多英國這邊的人做事,說實在的,我很不感冒。公司這么忙,我的CEO還去度假了,但這是英國法律規定的,他有這個權利。”
“我在這么多年就沒休息過,我覺得有些事和人真的是沒有責任感。你公司不好好經營,倒閉了,還有100多號員工呢,這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現在經營企業,很艱難很艱辛的,真是要拼命付出的。”
2012年12月27日,LED-T5一體化燈管,照明宣布引入小家電制造商、LED生產研發企業廣東德豪潤達作為公司新股東。這次股權結構調整,恒光電器,也同時標志著一條“芯片-燈具-渠道”的LED產業鏈整合完成,照明的主業將從現有的傳統光源向LED照明產業轉型。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