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廣東LED產業的危機與出路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15
瀏覽次數:次
“成也LED,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敗也LED。”有企業老總不免嘆息道,LED是露天金礦,卻也是燙手山芋。深謀遠慮、長袖善舞者,上市出口,收購擴產,賺得盆滿缽滿,地位定,威名播;盲目從眾、短淺狹隘者,貿然闖入,火拼價格,到最后利潤被擠壓,虧本蝕本,狼狽不已。那么,LED的前途在哪?LED的錢途又在何方?
宏觀政策下的LED“錢途”
隨著節能環保需求的日益增長,LED產業發展前景備受看好,在巨大的潛在利益驅動下,許多國家紛紛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力圖推動本國LED產業的快速成長。我國也不例外,而且主要省市也發布了一些LED產業的相關地方政策。
我國LED產業一直保持著良好快速的發展態勢,已初步形成從上游襯底、外延,到中游芯片,再到下游封裝、應用產品這一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并在下游集成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珠三角、長三角、海峽兩岸和北方地區為主的LED產業集聚地,以上海、深圳等7個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為重要增長極的空間布局。
此外,在技術創新、財稅優惠、外資利用及人才等方面,我國還出臺了一些有利于LED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例如,高新技術企業可申請享受15%的減免稅收優惠;從事高新技術領域研發的企業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啟動LED產業政策的國家之一。日本政策與美國的有所不同。相比日本的“先技術后市場”,美國政策從以前的單純強調技術向近幾年的強調協調發展轉變。以前美國LED產業政策的核心路線主要是通過科技突破帶動市場,加速市場滲透速度。但現在的產業政策重心重新調整為重點支持LED的基礎能源科學、核心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制造研發、商業化支持到標準化發展等研發活動環節協調發展。
從美國實施的SSL計劃便可看出一些端倪。可以說,現在的美國LED產業政策著力點較多,較均衡,即在注重產業鏈上游研發的同時,也注重中游制造工藝提升與先進技術運用,以及下游的商業化支持與專利標準發展。總之,日本的LED產業政策特點在前期與美國的基本相同,都是強調技術領先,但后期兩國根據自身情況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日本強調市場的培育,美國則強調協調發展。
在全球國家當中,很少有像美國政府這樣重視led照明技術的研發,并立足國家戰略全力推動其產業化的國家。美國政府以能源部(DOE)為主要推進部門,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LED產業政策措施,經過近十年發展,已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
- 上一篇:國內LED產業出口面臨國外技術新沖擊
- 下一篇:深圳違規設置戶外廣告最高可罰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