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LED顯示屏業發展幾多愁?三角債、價格戰連拖累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17
瀏覽次數:次
記者走訪企業了解到,受利潤下降和三角債等因素的影響,照明方案,一些東莞LED顯示屏企業開始謀求轉型,有的逐步切入照明領域,有的則向產業鏈下游的傳媒廣告環節發力。相對于深圳,質量,東莞的LED顯示屏企業數量并不多,在幾十家左右。今年以來,深圳有幾家大型顯示屏企業倒閉,東莞顯示屏行業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還未有倒閉企業出現。一些有實力的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已經在加緊研發。
——東莞市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建良
三角債致企業私下拆借
2013年以來,興煌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羅歌一直在忙碌,除了要為自己企業研發的新產品尋求市場推廣渠道外,最讓他焦頭爛額的就是資金難題。
前幾年,興煌電子專注于研發兩面翻LED顯示屏,今年開始產品大規模展開市場營銷,資金匱乏難題凸顯。
與企業資金難題緊密相連的是三角債問題。羅歌介紹,恒光電器,三角債問題在LED行業內比較普遍,尤其在顯示屏這個環節表現最突出,“今年,由于整體行情不樂觀,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三角債在行業大有愈演愈烈之勢。LED顯示屏企業的運作成本一般都比較高,三角債問題加劇了資金周轉困難”。
東莞市永興電子科技公司此前也涉足LED顯示屏業務,該企業負責人稱,LED顯示屏企業面對的下游客戶主要是傳媒廣告公司,恒光,傳媒廣告公司在做工程項目時,通常都與企業簽訂協議,按照工程進度分期付款;而LED顯示屏企業的上游供應商一般要求全額付款。顯示屏企業夾在中間,承受著三角債重負。
這段時間,羅歌每天都在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求助無望下,他選擇等下去。“也有企業選擇私下拆借、民間借貸,成本十分高。”他補充說。
價格戰攤薄行業利潤
另一個令LED顯示屏企業頭痛的問題是行業日趨被攤薄的利潤。在LED產業鏈中,顯示屏是相對低端的環節,技術門檻較低,LED筒燈,競爭慘烈。
羅歌回憶,五六年前,LED顯示屏行業的毛利潤還維持在50%左右,純利潤30%以上,但隨著這幾年企業數量的劇增,行業毛利已經不足30%,純利潤10%不到。“有時候為了競爭一個項目,5%的利潤也搶著去做。”他無奈地說。曾有市場研究機構做過統計:顯示屏做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全國有40多家,而純利潤能達到10%的企業鳳毛麟角。
東莞一家LED生產企業副總經理肖先生說,目前LED顯示屏行業同質化競爭十分嚴重,客戶壓價非常普遍,有些甚至要求企業先免費做顯示屏,LED照明工程,等有了廣告收入再付款。
據悉,LED顯示屏廠商與廣告傳媒公司合作,往往由LED廠商先投資建屏,再以廣告收益抵充貨款或是進行廣告分成。這種建屏方式看似有利可圖,恒光,實則成本風險都落在LED顯示屏企業頭上。如果屏幕沒能給廣告傳媒公司帶來利潤,LED顯示屏企業就會虧損。
延伸閱讀
LED顯示屏企業轉型路徑選擇
2013年一季度LED上市企業財報顯示,14家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增長24%,但整體盈利下滑4%,可謂喜憂參半。為擺脫低利潤率的困境,LED照明品牌,不少LED顯示屏企業開始探索新出路。本報記者梳理了LED顯示屏企業轉型的兩種典型路徑。
轉型路徑1
切入廣告傳媒業務
LED顯示屏企業對接的通常是廣告傳媒公司,在這條產業鏈上,利潤的大頭通常由廣告傳媒公司切走,而風險則留給了顯示屏企業。不少顯示屏企業意識到這個問題,紛紛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傳媒公司。這樣做,賣顯示屏賺一次,LED照明品牌,賣廣告再賺一次,以此來提振業績。
羅歌在維持主業的同時,也涉足廣告傳媒業。目前,恒光,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他已經擁有兩家廣告傳媒公司,分別位于東莞和重慶。“在這個行業經營多年,積累了一些大客戶,我們可以接他們的訂單,恒光電器,利潤都歸我們自己。”他介紹道。
當然,涉足廣告傳媒業務,必須要保證顯示屏能帶來廣告收入。這兩年,羅歌帶領他的研發團隊,LED照明工程,一直在研發新的產品,終于成功研發出兩面翻LED顯示屏。“這款產品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LED大屏單一的表現形式和經營模式,使得后期招商零負擔、零風險,不僅拓寬了媒體經營渠道,還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轉型路徑2
轉做led照明產品
東莞市永興電子公司此前曾涉足LED顯示屏業。但厭倦了低端競爭和三角債,近兩年來,該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業務調整,撤掉了顯示屏生產線,開始重點發展LED照明產品,主要做封裝和應用,并加大研發投入,打造自己的核心研發技術,謀求全產業鏈發展。
由于調整了產品結構,永興電子的回款情況明顯得到改善,資金壓力也得到緩解。如今,公司董事長易興尚考慮的問題是,在LED室內照明市場逐步開啟時,LED照明企業,如何帶領企業迅速搶占渠道,搶占下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