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LED行業缺乏中下游品牌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21
瀏覽次數:次
按下遙控器,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屋頂的led燈開始隨著音樂變幻不同光色;生鮮燈下,恒光電器,商超蔬果顯得格外亮麗,且不易枯萎……這就是第五屆武漢綠色照明展帶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而這場盛會帶給武漢的,恒光,或許更多的還是行業內的思考。
行業受困上游技術
在展會舉辦的高端論壇上,恒光電器,有這樣的觀點冒出:行業慢慢趨于成熟,LED照明品牌,缺少上游核心技術的本土led企業或將面臨大范圍專利訴訟。
長期以來,LED上游外延片和芯片市場核心基礎技術,LED照明工程,都是被產業巨頭所壟斷的,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我國led照明產業的強項是在下游的封裝和應用。上游被控制,下游再好也只是大而不強。
更為致命的是,由于外延片、芯片、封裝等技術環節存在很多專利問題,本土LED產業如果一直不能超越這個瓶頸,未來將面臨著不小的麻煩。
據專家分析,不同于前兩代照明技術的起步慢、發展慢,我國在LED產業上與發達國家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這也給我國企業提供了參與全球競爭的機會。
據預計,不久的將來,LED照明行業將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要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恒光電器,然后上升至龍頭企業;要么給一些大企業做配套,LED照明工程,久而久之喪失核心競爭力繼而倒閉或轉型。那么反觀武漢本土企業,恒光,情況又是怎樣呢?
中下游缺品牌
國內并非沒有LED上游領域的競爭優勢。在武漢迪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志江看來,武漢可以算是中國LED產業芯片研發的一塊高地。
這位在美國從事多年相關研發工作的資深海歸,2006年落戶光谷從事led芯片研發及產業化方面的工作,所在公司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LED大功率芯片廠。
與迪源光電類似,武漢華燦光電有限公司此次也是攜帶多款自主研發的外延芯片參展。憑借國內少有的芯片研發技術,該公司短短三年內便發展成為國內同行業銷售額第三的企業。
在武漢,LED企業有20余家,但大多從事芯片研發生產,下游應用企業很少,恒光電器,中游封裝企業沒有。這種產業鏈條讓武漢LED產業發展存在先天不足的難題。
雖然LED上游芯片技術對整個行業至關重要,但在中下游特別是下游應用企業中更容易產生品牌。隨著LED市場成熟,上游技術和市場優勢會越來越小,下游品牌才是更大贏利點。
顯然,如果武漢LED行業中下游繼續跟不上,那么將來火紅的LED行業中,就將注定沒有武漢品牌。
最快5年終端市場爆發
LED發展勢頭迅猛,質量,然而,真正物美價廉的LED產品,何時才能大規模進入普通消費者家庭呢?
答案各異:美的照明負責人認為是未來5-10年;華藝照明市場總監羅春彥則認為需要5-8年。
據介紹,目前一盞普通的led光源,其價格要比傳統光源價格高出數倍甚至十幾倍,嚴重限制了LED照明產品的大范圍應用。
LED產品應用目前仍局限于景觀照明、戶外公共照明等耗電量大的照明項目。在室內照明領域,LED也主要應用于大型超市、工廠、酒店或者一些高端項目,LED照明企業,LED照明企業,即使在這些領域,LED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
即使在室內工程領域,未來3-5年內,仍是傳統照明的天下。而在家居照明領域,較高的價格讓這些產品有價無市。
主要原因是真正的LED產品價格昂貴,價錢低的大多數是以次充好。LED要進入大眾室內照明領域,必要先放下身段,只有具備了高性價比,人們才會心甘情愿地買單。
通過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借助上下游的整合,LED照明工程,實現大采購、大物流、大規模量產,才可使昂貴的LED室內照明產品成為人們樂意購買的大眾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