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17周年 香港LED創新技術大盤點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7-01
瀏覽次數:次
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經貿聯系窗口,恒光,同時由于香港教育方式偏向于實踐活動,因此香港也是技術研發的創新地。恰逢香港回歸祖國17周年的紀念日,LED燈管, 小編整理了一份"香港LED產業技術新動向"讓大家了解香港的LED技術是如何從高校走向市場的。
李嘉誠手持Nanoleaf
港大研發LED街燈將用于內地城市
港大的主題研究項目,除了醫療課題,,也包括其他生活應用題目。其中之一是香港大學許樹源的可持續照明技術,將廣泛應用于南中國的街燈。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教授許樹源的研究,包括一項適合不同類型發光二極管模塊"從模塊到系統"的LED系統理論,可用來發展高功效、高光效、長壽命和可循環再用的發光二極管照明系統,LED球泡燈,以達到"節能、產品壽命長、可循環再用"。
許樹源補充,研究團隊經過一年努力,已成功完成具有改良光和熱功能的新型LED的初步結構,其能源效益可從原本的88%提高到94%,并可為香港及鄰近地區帶來重大利益。目前,中南地區有超過一千間LED產品生產商,新型LED已投入生產,并完成簽約協定,于明年運用到內地城市的街燈中。許樹源以香港的15萬街燈為例,若有1%失靈,1500盞街燈的修理與替換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繁重的作業。新型LED在照明技術方面的優勢是,"可達到至少10年的壽命,且造價與原技術相若"。
香港浸大磷光OLED燈得獎 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香港浸會大學黃維揚教授,憑其研發的新型金屬有機磷光材料,制作單層白光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等相關研究,LED射燈,一舉奪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不僅提高了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能量轉換效率,還簡化器件制作過程并降低了制作成本。
"制作OLED燈最主要的是顏色調控、能量轉換效率及其壽命。"他透露,其團隊研發的技術將藍加橙或者藍加黃兩種顏色混合后,制作單層有機發光二極管。
"這種做法不需要三種顏色,即不需要三種材料,成本大概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另外制作的過程也相應簡化。"黃維揚解釋,制作有機發光二極管所需的層數越多,需要考慮的因素就越多且復雜。關鍵是每一層之間的表面化學反應很復雜,直接影響OLED最后的發光性能。"單層的有機發光二極管還能簡化制作過程,建筑照明,可以利用類似噴墨打印技術來製造白光OLED器件,有利于制作大面積的白光OLED。"
李嘉誠親自"玩燈" 投資帶熱納米LED燈
前不久,車間照明,李嘉誠透過維港投資入股Nanoleaf,辦公照明,開發出納米LED燈泡產品。李嘉誠親自"玩燈",令投資者對LED燈概念股另眼相看。港股市場多個LED照明概念股股價抽升。
這款由工程師Tom Rodinger研發的NanoLeaf燈膽用12瓦特電能產生的光度,相當于24瓦特一般省電膽,或100瓦特傳統白光燈,省電效果"史上最強"。據介紹,用傳統省電膽照明30000小時,電費高近800港幣,國際資訊,而且要換四次燈膽。而用Nanoleaf,恒光電器,一個燈膽就可以照足全程,電費亦僅一半,不到400港幣。產品網站顯示,每個燈膽售價只需35美金。該燈在亮燈時可即時360度全亮,只需12瓦便達1600流明亮度,3c認證,電工照明,可較一般白熾燈減少88%耗電量。其產品可連續用上最少3萬小時,辦公照明,比一般白熾燈僅1500小時壽命,大為延長;而且一段時間后,用手觸摸燈泡,亦不覺燙熱。
曼佳美®為支持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推出環保LED燈泡
新年伊始,曼佳美®為支持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對抗氣候變化、宣揚低碳生活模式,將推出一款9.5W的LED經典系列燈泡。 而為滿足及符合低碳排放的宗旨,該款9.5W的LED經典系列燈泡的特點包括:具備330°光源發放技術、平均壽命較一般燈泡長、不會生銹的塑料燈頭、高能源效益和環保的包裝設計。
9.5W的LED經典系列燈泡優點眾多,當中包括具備較市場常見120°范圍高出一籌的330°光源發放技術,令照明效果更平均和廣闊、光線照射更穩定,質量,確保用者眼睛更舒適自然。而該款燈泡的燈頭采用環保塑料所制,除可解決生銹的煩惱之外,更可避免不慎觸電的危險。 但最重要的是,該款9.5W的LED經典系列燈泡能完全取代能源效益較低的A60傳統鎢絲燈泡,3c認證,節省高達84%的耗電量,并具備A+級別的能源效益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