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智能化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有何貢獻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9-11
瀏覽次數:次
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副主任俞安琪認為,全社會要加強認識,不要談到LED照明就簡單理解成替換傳統燈具,LED更深層的意義是智能控制,用于道路照明、室內照明和商業照明中,帶來的最大好處除了節能外, led室內照明,一是做到了人性化,照明方案,LED球泡燈,二是使得照明設施的維護成本大大降低,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意義重大。
智能照明優勢明顯
只有LED才能發揮出無限的想象空間,通過現代控制技術最大限度的滿足人的各種照明需求,同時實現器具節能和控制節能。
俞安琪介紹說,長度達9公里的上海長江隧道就是采用智能照明的范例。一般來說,隧道內外亮度反差很大,白天入口很亮,里面卻很暗,到了晚上情況正好相反。在這種燈光條件下,車輛進出隧道會產生視覺盲區,辦公照明,對駕駛員來說,需要有個過渡照明以平衡這種亮度反差。以前,主要依靠人工根據內外亮度對比調節隧道照明亮暗,ROSH認證,但現在可以通過傳感器實現實時的自動控制,讓內外照明自然、緩慢過渡,商業照明,讓駕駛員很自然的適應內外照度。智能照明通過自動感知、自動調控,LED球泡燈,國內資訊,實現了隧道照明的人性化。
在節能降耗、提高管理效率方面,智能照明的作用更加明顯。“每個燈都有一個IP地址,建筑照明,可以給單燈發指令,哪個燈出現問題可以隨時反饋給控制室,巡檢人力只需原來的5%,戶外照明,維護效率大大提升。”俞安琪預測說,我國在公共照明領域很快會掀起使用智能照明的熱潮,特別是在一些山嶺分布較多的城市,智能照明在隧道內的應用空間巨大。
不難看出,數字化、智能化在照明領域產生的價值不亞于它對消費電子行業的影響,通過多媒體控制技術,車間照明,智能照明因調控帶來的資源節約貢獻遠比燈具自身的節能價值高。
不僅如此,智能照明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殊意義非比尋常。俞安琪認為,公共需求中照明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唯有公共照明需要進行集中控制,而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盡管也耗費大量的電能,但是沒有必要也無法實現統一啟動、集中控制。此外,智能照明還有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將來能夠與智慧城市中的通訊、能源、交通等公共服務網絡連接在一起,讓智慧城市形成一個完善的整體。
中國智能照明需求大
旺盛的需求更容易推動智能照明的進步發展,中國方興未艾的城鎮化建設為發展智能照明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外部優勢。
俞安琪指出,智能照明的發展離不開建筑工程,這是因為每個控制不一樣,每個業主的需求不一樣,智能照明融入智慧城市的接口也不一樣,所以必須要有案例示范,案例做的越多就越有優勢。歐美地區城市建筑已經飽和甚至停滯不前,而中國正處在城鎮化建設的初期,大量的公共建筑設施都需要照明,企業經過大量實踐后所得出的項目經驗,CCC認證,會讓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更加成熟、完善。
LED用于照明僅僅幾年時間,智能照明更是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做到產品標準統一、兼容互換,才能促進智能照明產業做大做強,避免資源浪費。
目前,國內不少照明組織都在積極推動智能照明標準的兼容統一。俞安琪表示,國際上已經存在多個控制標準,國內照明一定要融入國際標準體系大家庭。他認為,上位指令、接口、傳輸指令要統一,但細節可以有所不同,設計,既要兼容國際標準又要有所創新,這是擺在標準制定機構面前的技術難點。
社會越發達對照明的需求也越大,照明單體雖然不大,但對社會的影響力、帶來的節能貢獻不可小覷。俞安琪呼吁,裝修照明,有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所、辦公場所對LED照明務必樹立正確認識,LED不止是替換傳統光源,更應該看到它與控制技術的結合,所產生的資源節約效應。
[ 資訊搜索 ] [ ] [ ] [ ] [ ]
,LED照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