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LED光衰新揭秘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3-12
瀏覽次數:次
最近做SMD老化,發現個問題,貼片的光衰很小(1000h內),或者可以說是零光衰,是什么原因使它這樣的吶?通過光譜我找到了答案,是芯片問題,由于SMD散熱較LAMP的好,所以芯片沒光衰(1000h內),亮度反而還會曾加,那么熒光粉的亮度也會因此提高,即使粉有光衰(熒光粉的轉化效率降低)也會因此而變得沒光衰了,而直插的芯片自身光衰就很嚴重(由于結溫上升造成),那么熒光粉的亮度就會降低,所以貼片和直插的光衰大小比較,LED筒燈,排除膠水因素,主要就是芯片原因了,而熒光粉的光衰就不能簡簡單單的靠封裝后的LED光衰來表示了,廠房照明,所以夸自己熒光粉光衰小的人要注意了,看看你的測試是否有漏洞,除非你用的芯片的亮度是恒定不變的,不然熒光粉就必受其影響。
引起白光LED器件快速衰減的主要原因,是藍光LED芯片的衰減還是熒光粉衰減,目前LED業內人士對此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使用同樣的藍寶石襯底GaN基藍光LED芯片、支架、環氧樹脂封裝材料,制成φ5mm支架式藍光LED和白光LED,然后比較兩組器件長期工作后的光通量衰減情況。在實驗時,點亮電流均為20mA,測試電流也為20mA,環境溫度、測試儀器都一樣。結果白光LED比藍光LED的光通量衰減要快(如圖1所示)。由于兩組器件的差別在于白光LED的封裝中添加了熒光粉,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是否因為熒光粉衰減而導致白光LED的衰減加速。
圖1 白光LED和藍光LED衰減的比較
我們都知道,如果是熒光粉衰減,那么必然會出現由熒光粉激發出的波長峰值為570nm的黃綠光衰減,戶外照明,從而導致白光LED的色度坐標向藍色調方向變化,即色度坐標值減少。經過測試,實際結果卻表明白光LED器件的色度坐標反而向黃色調方向變化。因此,可以認為熒光粉不是造成白光衰減加速的主要因素。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與普通LED相比,藍光、白光LED的不同之處在于發光的波長較短,環氧樹脂在吸收短波長的光輻射后會氧化,酒店led照明,繼而形成色團。此外,環氧樹脂還會因受熱而變化,稱為“黃變”,LED-T5一體化燈管,從而造成短波長的光穿透率下降。這種現象對紅光LED不構成影響,LED球泡燈,但對藍、白光LED影響較大,這是藍光、白光LED衰減較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將白光LED的芯片上涂一層薄熒光粉,然后分析比較兩種器件的光線在器件內部的行程,就會發現藍光LED的光線直接透過環氧樹脂射出,而白光LED器件由于表面存在熒光粉層,一部分光線直接射出,一部分光線射向熒光粉顆粒。熒光粉顆粒除了將部分藍光轉換為黃光之外,由于光線還有各向同性的散射作用,因此造成熒光粉層附近的短波長光輻射和熱量高度集中,這樣熒光粉層附近的環氧樹脂更容易發生“黃變”。這對白光LED的衰減也會有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光的各向同性散射的影響
有人也做過這樣的實驗:選用同一藍光芯片與不同的熒光粉。選用的熒光粉激發光譜峰值波長為460±5nm,3c認證,由于稀土摻雜不同導致發射波長有540nm、550nm、560nm三種。三種不同發射波長的光通量隨著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三種不同發射波長的光通量隨時間的變化
由圖3可見, led戶外照明,發射波長是560nm時衰減比較少,可以得出結論:同一種藍光芯片激發不同雜質的熒光粉,行業資訊,將導致發射不同的黃光波長,電工照明,因此混合而成的白光也有不同的衰減。這說明熒光粉衰減是占主要的因素。
還有人選用同一種芯片和同一種熒光粉(調配的膠和濃度都一樣),而涂在藍光芯片上的熒光粉厚度不一樣。這樣進行實驗,發現涂較厚的熒光粉比涂較薄的熒光粉的芯片,其白光衰減較快,如圖4所示。
圖4 芯片的熒光粉涂層厚度不同, led服裝照明,其光通量隨時間的變化
綜上所述,LED的光衰的最主要原因是芯片,車間照明,只有從根本解決了,才能減小LED的光衰問題,當然也有人會說熒光粉在LED光衰中也占很大一部分,確實是這樣,不同的熒光粉光衰大小也不一樣,恒光,像黃粉和紅粉的光衰,目前市場上就有很多是很小光衰或零光衰的,工程照明,辦公照明,而綠粉的光衰就要稍微大些了,但除了亮度提升的慢些,在控制光衰上已經提升了很大一塊,所以期望芯片技術在提升亮度的同時,是否也該考慮考慮光衰問題了。引起白光LED的衰減有多種原因,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再用實驗去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