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古建筑照明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fā)布時間:2014-05-19
瀏覽次數(shù):次
古建筑照明其實因應實施對象的差異有兩大類別,商業(yè)照明燈具,一種是變身成為花瓶讓人看的,醫(yī)院led照明,另一種是依然還在使用的,后者基本在國內相對罕見,由于我國古建筑以木為其中一種主要材料,同時也有很多歷史原因,為了保護起見,大部分真正的文物建筑極少仍發(fā)揮原有功能被使用。我們這里談的古建筑照明,基本上特指的就是前者,有時候泛指還包括了仿古建筑的照明。
光會因暗而亮
理解光環(huán)境的其中一項基礎,就是先要懂得建筑本身的功能基礎上,理解所有亮度都是相對,一位中國照明設計界的前輩,在談及古建筑照明時說:在一群建筑中忽然有一個很亮,就好像一群人里面有一個人特別吵鬧一樣,讓人不舒服。
深以為然。
圖:法蘭克福市夜景,除了窗戶透出的光,古建筑們都很暗,清澈的路燈和明亮的天空相應成趣,我們羨慕不來。除了極少部分著名建筑有所謂“把房子照亮”的景觀照明,歐洲大部分的城市古建筑都依然在被使用,而且僅有功能性照明,車間照明,房子亮是因為房子里的燈亮。所以看起來有一種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的舒適。這跟歐洲人審美哲學也有關——人,才是最美的風景。對建筑最大的尊重就是盡量描繪它原初的狀態(tài),話說古時候哪有泛光燈?
圖:頤和園的夜景照明,閣樓有儀式的氣質,行業(yè)資訊,走廊有妙曼的隱約,因暗而亮,氤氳含蓄,像水墨與工筆畫的完美結合,將皇家園林的氣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是中國古建筑照明設計的優(yōu)秀典范之作。
圖:照明設計師手稿。光是建筑的配角,如何把古建筑原本功能的感覺勾勒出來,生活場景有生活氣息、儀式場合充滿儀式感,是照明設計師開始設計前需要弄明白的問題。
而在設計之外,辦公照明,因為對象的特殊性,照明工程的實施,在古建筑照明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光學博士劉博2005年開始做照明研究,接受第一個任務就是研究頤和園的夜景照明,那個時候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所有北京園區(qū)要在特定時間開放給客人參觀。
他說, led室內照明,作為皇家園林代表作,頤和園里的雕梁畫棟到處都是古時的彩畫。朱漆,金粉這些顏料其實對光線、溫度的敏感度很大,必須要把影響降到最小。再者就是那些動則百年的古樹,和在里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辦公照明,如果照明不合理的話就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譬如里面常住的雨燕,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照明工程必須要盡量避免對里面所有既有體系的干擾。
因此,整個項目的所有照明設施、光線都需要經(jīng)過嚴謹?shù)难芯亢蜏y試,最后,成果出來之后,整個照明工程完全根據(jù)研究的結論去走,同時,方案實施也實現(xiàn)了當年幾點重要創(chuàng)新:
1、燈具及燈桿的安裝位置盡量遠離古建;
2、安裝于古建外側的燈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地面明裝的安裝方式,保證建筑物無任何接觸;
3、安裝于建筑上的燈具均使用抱箍安裝于不可燃的瓦面之上;
4、埋地燈選用超薄型燈具,確保安裝與路面墊層之內,對古樹無損傷;
5、所有投光燈具的光源均選用低溫、高效、節(jié)能、長壽命、低紫外線、高顯色性的金鹵光源,工程照明,LED-T5一體化燈管,以起到對彩繪最大程度的保護;
6、安裝于建筑內部的燈具(長廊)采用低溫、高效、節(jié)能、長壽、無紫外線、無紅外線(450-700nm)高顯色性、低壓直流24V的LED燈具,技術資訊,確保建筑與彩繪安全。
圖:前十幾年,ROSH認證,轟轟烈烈的景區(qū)、商業(yè)區(qū)“造假”運動,一方面反映了民眾內心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自基因中的向往和熱愛,另一方面,布燈過度、勾邊、色彩斑斕多變、眩光四射、燈具外露等照明設計的幾乎所有禁忌都在非專業(yè)設計師的手中爭相恐后的涌現(xiàn),俗不可耐。
桃花不依舊,人面也無蹤
“古建筑”其實在中國的語境下是個特別有意思的詞,甚至帶有一種圖騰般的神經(jīng)質狀態(tài)的諷刺,因為只有到處都是“新”,行業(yè)資訊,才凸現(xiàn)了“古”的意思,而縱觀世界,其實極少所謂文明古國,自己把舊的四下拆掉,然后到處都建起“新”的地方,最后還會自己仿舊立新。
譬如在歐洲,就沒什么古不古的,大部分城市的街道樓房都是幾百年前就杵那了,頂多內里翻新了,用上了電燈電話,國內資訊,外觀甚至墻的顏色都沒啥變化,所以有電影人笑言,在歐洲拍古裝戲,只需要把人的衣服換一下,直接上街拍就成了。
崔曉光毫不掩飾她對中華文化的熱愛,面對現(xiàn)狀,作為一名照明設計師,她深感任重道遠,但同時,她也坦言,要做好很多像頤和園那樣的古建筑照明,需要前期投入大量沒有短期回報的人力物力研究,設計,這顯然不是企業(yè)能負擔的,也不僅僅是設計師的覺悟能解決的問題。
戰(zhàn)爭都沒毀掉的古建筑,我們自己拆了。
其實,那些喜歡把建筑物外表照得賊亮,美其名曰“強調”的做法,多多少少,技術資訊,帶著“越?jīng)]有什么,越愛說什么”的空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