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營銷隨想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1-22
瀏覽次數:次
1. LED時代來臨了,LED技術革命將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改變行業的競爭格局。友曰:“今日的LED企業必須學會在痛苦中仰望未來”!
2. 傳統照明時代的強勢企業,并不具備先發優勢持續主導未來的競爭格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十余年”,這是照明行業最真實的寫照。歷史,再次給了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機會,讓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3. 5-10年以后現有傳統照明企業的多數將被行業淘汰出局或者被邊緣化,你們會信嗎?也許有人信了,也許有人不信,信的人又有多少有真正的危機感,并愿意去落實應對之策呢?所以,這是為什么持續的成功只屬于少數人的原因。所以,智者說,環境變化了,過去的成功就是一種負擔。
4.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LED時代,不同企業的不同命運”,用這句話來形容2012光亞展并不過分,用來形容本屆中山古鎮照明展亦不過分,用來形容古鎮在照明產業的江湖地位亦不過分。
5. 如今,二三級室內照明品牌大都慘淡經營,甚至可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一方面,他們用了很多方法去提升銷售業績,但始終不得要領或見效不大。另一方面,稍一松懈,銷售業績卻快速下滑。 近兩年,無論是一線品牌還是二、三線品牌,多呈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態勢。我們不得不說,傳統照明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而LED產品,特別是工程照明領域,正以勢不可擋的態勢,大肆蠶食傳統照明市場。
6. 不過,三四級市場,未來1-3年內,傳統照明還是有增長潛力,畢竟三四級市場接受LED照明有個滯后期。
7. 筆者盛斌子認為,戶外照明,在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變化乃是唯一不變的規律。因此,唯有那些敢于突破傳統,LED燈管,以大無畏的勇氣敢于求變的企業,才能抓住歷史賦予的機會,成為行業乃至時代的弄潮兒。
8. 就中國的市場而言,很少有技術原創型的廠家主導市場,形成行業一線品牌(當然,辦公照明,世事無絕對)。言外之意,未來LED時代行業的競爭格局,依然是那些重視市場,重視營銷的企業在獨領風騷。營銷,將再次主導照明行業的未來。 營銷人,將再次大有作為,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營銷型的企業,將再次抓住機遇,成為行業一線品牌。
9. 也許,有渠道、有人脈、有個人品牌的營銷人,未來將迎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仕而優則商——由打工者一躍成為企業的股東。完成職業經理人向創業者的轉型。
10. 傳統照明的大部分企業,其工資待遇與家電行業或者與建材領域的陶瓷、地板、家具行業比較起來,還有較大的差距,這也是照明行業與企業留不住人才的原因之一。未來的LED品牌企業,如何設計激勵機制以留住人才?是迫切思考的重要問題。
11. 也許隨著LED技術的不段發展,未來3-5年在家居領域又將迎來洶涌之勢。
12. 盡管LED價格目前讓人望而卻步,但快速下降的成本讓人信心滿滿;特別是傳統照明的核心材料——稀士,其成本一路高漲并作為戰略及不可再生資源由國家管控,從而迫使照明產業升級,更讓大家明確且堅定了目標。
13. 令人憂慮的是,一些有競爭力的LED企業,大多不在中山古鎮,面對LED,古鎮只剩下一些低端的、低質的、低價的、散兵游勇式的小作坊企業。那么,綠色照明,未來的古鎮,將只有在燈飾這個領域保留一席之地嗎?古鎮引領了中國照明燈飾發展的第一波,未來呢?未來古鎮的增長點在哪里?
14. 無論是傳統的彩電產業、汽車產業,還是IT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都是依賴歐美日,原來,以市場換技術的初衷不過是一廂情愿,不過是一個個美麗的泡沫。未來的LED市場,是否依然延續其他產業的怪圈——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有了,上游關鍵技術還是依賴別人。
15. 任何行業高端的技術,需要沉淀、需要國家持之以恒的投入、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鼓勵創新的機制,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缺乏的。我國未來LED的技術優勢,我表示謹慎的悲觀。
16. 在一個靠賣資源、賣地、賣房,破壞環境、透支未來,壓低人工成本及福利換來的國際競爭力的國家,要想產業升級何其難。
17. LED取代傳統照明的門檻不外乎以下幾點:成本、標準化、市場認知度;LED的技術成本(芯片、封裝)與生產成本使得他難以大眾化的接受,所以目前多限于政府工程領域開始應用。而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也使得市場無法進行統一的有效管理。最后,是終端用戶的培育與接受度問題,決定其全面廣泛的應用。此三者,相互獨立又關聯。
18. 一直以來,筆者盛斌子認為,價格因素都是LED照明產品難以在家庭使用的門檻,但伴隨著上游芯片的升級與應用、中游封裝投資擴產、產能加大,其成本下降是必然的,因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指日可待。
19. 而真正LED產品全面普及的時候,現有的LED企業或許80%以上都成昨日黃花了。
20. 先發劣勢與后發優勢用來形容現有的LED企業也許并不過分,現有的先行者,大多是先烈;靜觀其變,見機行事者,或許成為行業的先進。至于這個“機”在什么時間節點,技術資訊,也許只有智者才知道。
21.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一線二線品牌如、歐普,OKES,華藝等,都對LED的大規模投入持觀望態度,見機行事,搭順風車是他們的普遍心態。不知這是喜還是憂?
22. 有意思的是,LED市場價格的飄乎不定,也給渠道(經銷商)帶來了更大的不安全感——進貨成本最小,利潤最高是他們的本能追求。
23. 我的朋友LED研究專家毛軍說,LED屬點光源,LED射燈,言外之意,其后期的應用設計,包括產品結構設計,光效設計等都具有非凡的想象空間。
24. 國內市場,現有的LED流通渠道大體還主要是工程渠道、政府采購為主,但不可否認,一些高端的酒店、賓館、別墅已經成為LED的先行消費群,因此,設計師渠道,質量,無論是工裝還是家裝,是企業爭奪的焦點。
25. 筆者盛斌子認為,產品系列化、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提高光通量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解決如光衰、散熱、服務等問題,是產開發與推廣的首要問題。
26. LED產品的營銷策略,依然還是延續簡單的規律:人無我有——做別人沒有的產品,無論是技術原創還是產品的原創,或者是產品應用的原創;人有我優——做技術與質量領先的產品,做應用領先的產品;人優我便——成本領先的產品,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人便我快——服務更好,營銷更強,醫院led照明,系統優勢。
- 上一篇:LED行業專題報告:照明時代渠道定存亡
- 下一篇:跨界LED照明:跟風還是水到渠成?